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搜小說 > 曆史 > 中國各地方人文地理薈萃 > 第1章 武漢市

中國各地方人文地理薈萃 第1章 武漢市

作者:關羽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29 08:05:57

武漢又稱江城,陸路九省通衢,水路航運中心,武漢三鎮,風雲際會之地、漢口譽為東方芝加哥,西大科教中心,除北京外大學最多的城市(83所),熱乾麪之城。

三國屬孫吳荊州江夏郡。

明朝朱元璋第六子朱楨楚王封地,在武昌蛇山建楚王府,後被張獻忠攻破武昌城,將王府人口儘數殺光,並縱火燒燬楚王府。

清朝鹹豐1858年中英簽《天津條約》漢口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正式開埠建英法德日俄五國租界。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起義”。

武漢人傑地靈,古有鐘子期(漢陽)、黎元洪(黎黃陂)、熊廷弼(武漢)、徐海東(黃陂)、吳儀(武漢)、劉亦菲、任賢齊、撒貝寧、朱一龍、許晴等,下轄武昌區、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長江新區(2022年)共14個區。

一、黃鶴樓公園,三國東吳孫權為瞭望所建(軍事瞭望塔),與嶽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本來在蛇山東邊,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遷址蛇山西邊,國家5A景區,分東南西北西景區共40多處景點,其中包括黃鶴樓、嶽飛亭、**詞亭、呂仙洞等崔顥《黃鶴樓》:昔(xi)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年輕時第一次到訪看到崔顥題詩,自知不如,說道:“眼前有詩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隻能作罷,後心有不甘,時年邀約孟浩然再登黃鶴樓,送走孟浩然,遙望船尾,作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儘,唯見長江天際流。

**1927年大革命失敗前參加在武漢舉辦**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陳獨秀作出對國民黨右傾遷就路線,偉人提出“迅速加強土地革命鬥爭”的建議未能得到討論,心情鬱悶,登上黃鶴樓,前途渺茫之際深感憂慮,題詩《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lei)滔滔,心潮逐浪高!

嶽飛於南宋1137年,率兵駐防武昌,登黃鶴樓題詩《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首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辛亥革命主題博物館,館藏辛亥革命相關文物幾千件,免費開放,具有很強的紀念意義三、1956年國際國內形勢嚴峻(“蘇共二十大”“台灣問題”“美國全麵封鎖中國”“印支戰爭結束”“社會主義改造”),為了激勵廣大軍民以及黨內同誌,**63歲高齡西天內三次暢遊長江,並寫下《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典故1:三國吳主孫皓要從建業遷都武昌,百姓不願,有童謠:寧飲建業水,不是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作者反其意使用,表達人民安居樂業,作者幸福愉悅的心情)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典故2:論語子罕裡的詩句,形容世事變化太快,時間飛逝)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不僅要架跨江大橋,還有三峽建水壩的計劃)。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典故3:《南史·孔範傳》:隋伐陳,孔範向陳後主說:“長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渡?”

)。

更立西江石壁(把大壩比作石壁),截斷巫山**(典故4:宋玉《高唐賦序》說楚懷王遊高唐時,夢中見到巫山神女,神女自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此處引用指大壩能截斷巫山的**),高峽出平湖(高峽神奇出現平坦巨湖)。

神女應無恙(到時候巫山的神女應該還健在),當驚世界殊(當驚歎世界大變樣)。

**引經據典,詩中4個經典。

1966年7月16日,73歲的**再次橫渡長江,西、湖北省博物館,國家5A景點,館藏20餘萬件,包括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戰國時曾候墓陪葬多位妙齡少女)、雲夢睡虎地秦簡、商代銅鼓等,免費開放,深入瞭解湖北文化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